上海书展 | 蜃景
文:高路(渡口书店)
晚上十点的上海展览中心,喇叭声不绝于耳,等待进场的各式货车接成长龙填满了四周的道路。书展结束了。笼罩本市上空一个半月的高温也恰好伴随书展的节奏逐渐褪去,夜幕上悬起八月里标志性的云团,也似乎是台风将要到来的宣告。
两个小时以前,还有数量巨大的人群在这座体量庞大、灯火通明的建筑物中随意又专注地翻看着数以千计的各色书籍,他们手中或多或少总有些收获,看上去既轻松又投入,就像一种习惯性动作。
第一次参加书展,有些手忙脚乱,也始终伴随一个谜思:书店为什么要参加书展,于理不通,现时的书店早已徒有虚名,我的意思是指书店原本因为出版需要而成立,比如上海本地在明清时期就有扫叶山房、点石斋书局、商务印书馆等等著名出版机构,其中商务印书馆鼎盛时员工多达 4500 人,从印刷商业账簿开始,到大规模发行教科书、开办学堂、建立图书馆,业务范围涉及印刷、出版、教育多重领域,为文化与思想的记录传播延续至今;至民国时期,出版行业在上海发展更加繁盛,亚东图书馆、开明书店、世界书局、良友图书公司等等等等为数众多的出版机构,出版发行从生活技能到学术思想各类书籍,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,也折射出当时自发而多元的思想动态。这些文化机构历经风云变幻,主干或支脉以不同形式分布在大陆两岸,持续发挥应有的功用。后来书籍的内容编辑出版功能与流通发行逐渐分离,书店的功能多仅限于后者。单凭经营图书发行,这个行业一度也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收益。然而时代改变了,网络时代大驾光临,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仅可以直接为个体读者服务,且提供了最大程度的“便利”,出版社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个供应链。与此同时,信息每分每秒像洪水一般涌来,书店作为信息媒介的功能看上去也被剥夺了。从每一点看,书店都无存在的必要。
[……]